时代谷

位置:首页 > 人文素养 > 美文阅读

摆脱“中国式孤独”

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想说的话藏在心里,而不直接表达出来,这样容易孤独,我们不要害怕孤独,要学会独处,聆听内心。一个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必然很难和别人相处。下面分享摆脱“中国式孤独”。

摆脱“中国式孤独”1

近日,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在读者中掀起不小的波澜,书中对“中国式孤独”的深刻描述激发了许多共鸣: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想说的话藏在心里,在很多场合表现矜持,而这正是“中国式孤独”的体现。专家指出,要摆脱“中国式孤独”,最关键的是要敞开心扉。

不主动交际缘于孤独感

刘震云表示,“中国人的痛苦不在于生和死,而是孤单”。古今文学作品中,国人多是矜持、孤独的,还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告诉记者,孤独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外界排斥所产生的封闭心理。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在中国的宴会和会议上,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认识或熟悉的人则会感到孤独,不愿主动与陌生人攀谈来扩大交际。这表明很多人内心有一种孤独感,是内向(并非贬义词)和神经质双重作用形成的人格特质。大部分人的孤独感来源于先天,少部分人是后天转变而来。先天形成的孤独比较持久,后天转变的不会像先天的`那样持久,有的人过段时间会自然摆脱。

摆脱“中国式孤独”
  

信任别人勇敢交流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马谋超教授指出,中国人天生谦虚、内敛的性格特质,决定了更容易被孤独感侵袭。如有的人在热闹的人群中依然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不善于或懒于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者觉得自己内心的感受别人无法体会。

北京大学心理学沈政教授表示,具有孤独感的人不易信任别人。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和人交际,走进彼此内心,是不会有强烈的孤独感的。因此建议人们要相信别人,积极扩展社会交往,多参与社会活动,家人和朋友之间更要积极交流。如果孤独感较强,可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一聊,获得更专业的帮助。

鼓励式教育建立自信

专家指出,为了让青少年从小就摆脱孤独感,家长需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在我国,往往从小就教孩子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这种教育的一个负面效应就是让人不自信,结果导致人在表达自己时不够勇敢、害怕被孤立,一旦与人意见不合或没有知己,就容易感到孤独。

因此建议人们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经常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成年人也要对自己有这种心理暗示。让人们首先自我认同,哪怕与人意见相左也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足够的自信支持下,才不至于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专家还提醒,由于种种原因与别人交流少的老人尤其是离异或孤寡老人,他们的内心时常感到孤独。建议这些人多与人交流,不要自我封闭,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自己喜欢的运动或日常消遣,能有效地排解孤独感。

摆脱“中国式孤独”2

心理探秘:解读“中国式孤独”

不主动交际缘于孤独感

刘震云表示,中国人的痛苦不在于生和死,而是孤单。古今文学作品中,国人多是矜持、孤独的,还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告诉记者,孤独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外界排斥所产生的封闭心理。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在中国的宴会和会议上,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认识或熟悉的人则会感到孤独,不愿主动与陌生人攀谈来扩大交际。这表明很多人内心有一种孤独感,是内向(并非贬义词)和神经质双重作用形成的人格特质。

大部分人的孤独感来源于先天,少部分人是后天转变而来。先天形成的孤独比较持久,后天转变的不会像先天的那样持久,有的人过段时间会自然摆脱。

摆脱“中国式孤独” 第2张
  

信任别人 勇敢交流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马谋超教授指出,中国人天生谦虚、内敛的性格特质,决定了更容易被孤独感侵袭。如有的人在热闹的人群中依然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不善于或懒于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者觉得自己内心的感受别人无法体会。

北京大学心理学沈政教授表示,具有孤独感的人不易信任别人。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和人交际,走进彼此内心,是不会有强烈的孤独感的。因此建议人们要相信别人,积极扩展社会交往,多参与社会活动,家人和朋友之间更要积极交流。如果孤独感较强,可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一聊,获得更专业的帮助。

鼓励式教育建立自信

专家指出,为了让青少年从小就摆脱孤独感,家长需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在我国,往往从小就教孩子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这种教育的'一个负面效应就是让人不自信,结果导致人在表达自己时不够勇敢、害怕被孤立,一旦与人意见不合或没有知己,就容易感到孤独。

因此建议人们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经常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成年人也要对自己有这种心理暗示。让人们首先自我认同,哪怕与人意见相左也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足够的自信支持下,才不至于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专家还提醒,由于种种原因与别人交流少的老人尤其是离异或孤寡老人,他们的内心时常感到孤独。建议这些人多与人交流,不要自我封闭,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自己喜欢的运动或日常消遣,能有效地排解孤独感。

摆脱“中国式孤独”3

每个人心里都有“中国式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中,人在苍茫大地上奔走。这个人不是知识分子,也没有揣着一脑袋“思想”,他的问题是家常日用,是亿万人在生命中都要面对的结实、具体的选择和困局。

他一次次奔走,只为找到一个人,这个人也许有也许没有,也许找了也是白找,但也许,这个人就能说出一句指到他心里、他自己就偏偏想不到的话。

这是一种东方式的、中国式孤独。《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什么呢?大概来自远方的那个人也正是老夫子认为可以说句话的人。《一句顶一万句》中,杨百顺入了私塾,学的就是这一句。先生隔几日就到荒野上哭一场,心里想的也是这一句。

这一分孤独现代以来很少有人写到。因为“孤独”被纳入了“现代性”――我们如今理解的“孤独”是西方式的、哈姆雷特式的。该王子自我倾诉、自我倾听,他并不需要找一个人来“心心相印”,他满足于对自身的.“内在性”的体验,他要是有个知音就煞风景了。

摆脱“中国式孤独” 第3张
  

想想吧,哈姆雷特拉着人手,眼泪汪汪曰:“兄弟,说到我心里去了!”这戏就不成立了。现代性对孤独的界定依赖于“自我”独一无二的价值,孤独是绝对的,个人通过自言自语独自面对上帝。

中国人的孤独却是孤独求败,知音难觅,一个人于红尘滚滚、火树银花中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共剪西窗烛,巴山夜雨时;登上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如果是哈姆雷特,不见就不见吧,正好自说自话,但陈子昂就感叹没个说话的人,独怆然而泣下。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致力于发展前一种孤独。但在中国语境中,面向上帝的个人当然不能成立,孤独就径自变成了个人相对于庸众的孤独―公平地说,这种孤独也有一重中国底子,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所谓孤芳自赏,说的都是相对于庸庸碌碌的世人的独特自性。

标签:中国式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