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谷

位置:首页 > 人文素养 > 育儿经验

父母对子女的爱过度为害

父母对子女的爱过度为害,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所以父母的精力就会放在孩子的身上,因此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过度保护,下面分享父母对子女的爱过度为害。

父母对子女的爱过度为害1

过犹不及,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道理,目前独生子女所占的比列越来越大,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应该有个度。

加拿大山区驾车旅游,经常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刚看到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熊被喂饱了反而是死熊呢?

同车的伙伴说: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十分好奇,从车里扔东西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后,就老在路边等食物,慢慢就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们食物时,有的熊就会被冻死饿死。所以加拿大政府在路边竖了很多提醒牌,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实际上是把熊喂死了。

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很多为人父母者,出于对子女的过分爱护和关心,也正在把孩子当作喂饱的熊对待。

在家庭里,母亲要承担更多教育孩子的责任,但女性的许多性格特征却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例如,女性的认真和细心,反而限制了孩子自己的感觉功能和组织能力,孩子一切都依赖母亲,自己则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女性的勤劳忍不住要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而使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女性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使孩子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女性的.敏感、紧张,对孩子身体和学习的过度关注,容易使孩子变得神经质;女性的唠叨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己的价值观……

很多做母亲的经常犯“爱心”的错误,为了孩子做一切,过分照顾,过度保护。这种过分保护、过分关注的母爱,不正像把熊喂饱最终导致它死亡的施舍食品吗?

父母对子女的爱过度为害
  

现代心理、教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调查表明:家长的“过度保护”恰恰忽视了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也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灵性,窒息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精神。由此培养出来的孩子依附性强,很难具有努力探索以解决问题、迎接生活挑战的能力。

在青少年期甚至在儿童期,就会表现出许多不适应症,就如我们现在做老师、家长的常常会感觉到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有许多毛病。

如娇生惯养、任性,在家像条龙,在外像条虫;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大,做事被动、消极、胆怯,表现出某些不适应年龄特征的行为,出现心理倒退现象;适应新环境能力差,自私,只求别人照顾,不会关心他人,社会责任感弱,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等等。

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幼儿园(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而且,除了正面教育以外,还有必要对孩子适度适时地施加一些负面刺激。

所谓负面刺激,是指那些令人产生不愉快或不舒服的刺激。一般来说,对孩子实施负面刺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孩子初来人世,单纯幼稚,假如家长处处都替他安排得天衣无缝,他就不会对这个世界有真正的了解,将来就很可能会碰大钉子。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生活条件优越,平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这样的孩子遇到困难时,往往是不知所措。我们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设置一些困难,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会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该受的苦累要让他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它、理解它,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平时适当地给孩子实施点劳累刺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参加一些适当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和公益劳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在劳动中增长智慧、体验他人工作的辛苦,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们懂得生活的甘苦。

该受的批评要让他受。许多处于“众星捧月”地位的孩子,骄横傲慢,他们偶尔受到批评,便会大使性子或者丧失信心。对于这样的孩子,及时适当地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其缺点与不足,并予以适当的约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些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里是难受的,但这种心理磨难正是克服骄、娇两气的良药。

父母对子女的爱过度为害2

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所以父母的精力就会放在孩子的身上,因此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过度保护。

在网剧《八角亭迷雾中》,妈妈和爸爸商量,想让孩子去深圳读书,没想到爸爸强烈反对,而且觉得奶奶天天对着女儿喊死去小姑的名字,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平时的父亲,也对女儿严格管控,不许独自出门,不许使用手机,不许离开自己身边,孩子的感受真的不重要吗?应该如何尊重和听取孩子的意见?

未成年人的感受当然应该被尊重,孩子也是有尊严的,尊重孩子,其实是在帮助他们适应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且这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懂事。

父母对子女的爱过度为害 第2张
  

懂事指的不只是听大人话,而是明白每件事情的'原因和后果,明白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孩子,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也往往是更受欢迎的。

假如得不到尊重,那么孩子在人际关系上,会没有主见,习惯性地被他人意见和想法干扰,而且还会被动等着别人安排自己怎么做。在情绪感受上,更多地会感到无助、无奈,有时候很委屈、愤怒,因为任何人都没办法全部为我们去承担。

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父母的过度“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感恩和体贴父母,更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的坏毛病。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歇。

反之,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教孩子珍惜馈赠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标签:为害 子女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