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谷

位置:首页 > 人文素养 > 育儿经验

过年别做“熊孩子”家长

论坛读者妈妈调查

过年别做“熊孩子”家长

1、集体出游时带着孩子,孩子盯着一个项目玩不肯离开,这时你会?

A怕影响大家游兴,强拽着孩子离开

0%

B和孩子好好说,要求他离开39%

C觉得孩子真是不可理喻,但没办法,只能协商规定时间离开4%

D孩子爱玩很正常啊,就满足陪着他,直到他想玩其他的57%

从选项可以看出,现代父母的教养观较偏重说理,并很有意识地去“尊重”和“满足”孩子的愿望。

2、孩子喜欢的东西你不同意买,孩子甚至赖在地上大哭嚎叫,你会?

A吼孩子,拎起走人9%

B和他说理教育43%

C许诺买其他0%

D不理他,让他哭完闹完48%

不管父母基于什么原因不给孩子买,对孩子来说都是“未满足”,如何面对没被满足的孩子可是个大难题。

3、家里来客人,小家伙有“人来疯”现象,你会怎么处置?

A不允许,大人说话呢,自己玩去

0%

B拿出一堆玩具或其他物品,转移他的兴趣31%

C让他疯一会儿,约定时间让他离开

19%

D让他疯,开心地看着50%

逢年过节,孩子难免会有“人来疯”的时候,从妈妈们的选择来看,关注孩子比什么都来得重要。耐心可嘉,效果如何?

4、孩子在公共场合或人家家里乱跑、乱爬,沙发、床上乱跳,你会?

A真丢人呢,打骂0%

B不允许,教育孩子31%

C允许,但规定范围69%

D无所谓,随他去0%

在孩子眼中,没有规则可言;但在规则教育这部分,父母的选择高度一致——可以容忍,但不可以“无度”。

你会造就“熊孩子”吗?

简单的四道调查题,从中折射出的是现代社会大部分父母对教育的潜在想法,我们已逐步放弃了棍棒教育,开始接受“尊重孩子”甚至是“向孩子学习”的观念。整个社会和教育界的主流引导,也越来越让父母意识到亲子关系和谐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很多父母往往会在和孩子说“不”的问题上缺少度和边界。当家长没有明确的边界和约束之后,带给孩子的是迷茫,孩子的重心会关注在获得和满足上,而不是思考这“要”背后的规则。观念上觉得“可以”,经济条件又允许,父母在多数时候会无条件满足孩子。但一直无边界、无约束的“无条件满足”却极易造就“熊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渐长,“熊”行为将愈加难以驾驭和纠正。

尊重他,还是放纵他?

“尊重孩子”正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推崇。但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和放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尊重的背后是爱和引导,是了解孩子的需求,是负责的配合;放纵则是对孩子的娇惯和盲目溺爱,是不确定的放弃教养。

诚然,在孩子尚幼时,无条件满足体现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能带给孩子全然的安全感,对他的成长非常有益。但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某些行为是不能纵容的,比如不分场合的打闹、撒谎、骄横霸道、野蛮无礼……不符合社会道德、对他人造成伤害以及可能造成自己危险的行为,父母必须对他说“No”。

比如“集体出游时带着孩子,孩子盯着一个项目玩不肯离开”,若是遇到这样的状况,父母可以允许孩子多玩一会儿,但事先做个约定,既让孩子获得满足感——尊重,又能让集体出游不受很大影响——不放纵,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集体行动意识和体会别人感受的能力。

童蒙养正,杜绝“熊孩子”从自身做起

教育问题往往是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孩子的教育折射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人生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心理学证实,父母正确的言行,尤其是母亲合理的言传身教,对杜绝熊孩子的行为形成,实在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避免培养出一个“熊孩子”?建议父母除了言传身教,还要建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

1)做了解孩子的家长针对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实施教养。

2)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行为规范要求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客观向他说明(而不是恐吓)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培养孩子自我约束和规则要求的意识。

3)萌发孩子的规则意识计划一项活动时就告知孩子时间空间等信息,正式实施前强调和提醒一些约定,有了规则要尽量带头执行,渐渐养成孩子对规则的认同和遵守习惯。

4)让孩子有参与感比如去超市购物时让他帮着选择,孩子的注意力会分散到决策和成就感上而不是简单的占有,同时让孩子觉得受到关注,孩子的任性自然得到缓解。

5)和孩子做约定比如外出可以买东西的件数、时间约定、金额约定,这些都可以让孩子珍惜每一次的选择。哪怕他选择错误,也不要轻易心软给予过多机会,孩子失败的经验是他下一次成功的开始。

6)坚持原则该说“不”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孩子会意识到父母、长辈、亲属、朋友也有自己的权利,他就会慢慢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培养通情达理的能力。

“熊孩子”本没有错,父母最大的难题是把握不住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又爱又恨。大多数父母一方面想确立孩子的行为规范,一方面又怀疑这些行为规范的可行性,最终无所适从。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孩子过分要求面前让了步,在本该严厉拒绝的时候却给了孩子多种选择的自由。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出现,可行的步骤是理解孩子的正当需要,耐心倾听他的感受,明确父母自身的价值观,通过思考总结,为孩子度身定制一个合适他行为健康发展的规范,坚持有效实施,由此解决“熊孩子”的行为问题,降低各类冲突,养育出一个受人欢迎、身心健康、积极乐观、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和环境相处、张弛有度的孩子。

标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