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谷

位置:首页 > 星秀 > 

武兆堤个人资料简介 资料 人物作品

星秀1.79W

武兆堤简介

武兆堤(1920-1992年),祖籍山西襄汾,生于美国匹兹堡。著名电影导演。曾导演著名电影《英雄儿女》。....

武兆堤个人资料

武兆堤(1920-1992年),祖籍山西襄汾,生于美国匹兹堡。著名电影导演。曾导演著名电影《英雄儿女》。

武兆堤个人资料简介 资料 人物作品

武兆堤照片

武兆堤资料

武兆堤(1920--1992),电影导演。祖籍山西襄汾,生于美国匹兹武兆堤堡。童年随父母回国。1936年参加 牺盟会。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抗大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导演。建国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后任长春制片导演,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副厂长,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编导影片《冰上姐妹》。导演的影片有《英雄儿女》 、《山重水复》,与苏里合导《平原游击队》等。

武兆堤(1920--1992),电影导演。祖籍山西襄汾,生于美国匹兹堡。导演的影片有《英雄儿女》、《山重水复》,与苏里合导《平原游击队》等。

作品《英雄儿女》

武兆堤,现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他是山西太原市人。1920年生于美国钢城匹兹堡。父母是一对在日、美、欧学历和阅历深厚的夫妇,他们崇尚民主、自由,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清高豪放的文人气质。在父母的教养和熏陶下,武兆堤自幼养成了爽朗好动的性格,他敏感执拗,而又热烈地沉浸于幻想与追求之中。

1925年武兆堤随父母回国。

1932年他入太原成成中学学习。在这个学校里,党的力量很强,校长、教务主任、几位主要教师都是共产党员。年轻的武兆堤,当时虽然不知道这些情况,但地下党的影响教育,无形中为他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朦朦胧胧的发展方向。一次,他和同伴们用水枪把反动警察耍戏了

一番,幼稚地以此作为对不公平的反抗。由于日寇侵略的不断加剧,抗日运动在山西和全国蓬勃开展。1936年武兆堤参加了党影响下的抗日组织--山西牺盟会,不久又加入了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此时还参与了戏剧与墙报活动。在党的地下组织的引导教育下,唤起了他更强烈的抗日的民族意识,使他明确了斗争的方向。

1938年2月,他进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文艺,同年毕业,分配在二战区随部工作团。

1939年1月,秘密离团奔赴延安,几经波折,终偿夙愿。到延安后,他在抗大总校学习了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服务于抗大文工团。这是他彻底转入文艺事业的重要时期。

作品《地下尖兵》

如果说在动荡的战争代,武兆堤投身于这项事业更多是出于偶然,而不是自武兆堤己的抉择,那么也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偶然无疑地同他自身所不断积聚着的某种必然性是完全一致的。

在武兆堤身上,一定的文化教养,丰富的想象力,热情的性格,都形成了他搞艺术的有利条件。行军时为了轻装,他宁肯把一件在当时来说十分珍贵的毛衣丢掉,却一直把一本从太原带来的小说《简爱》背在身上。在他的皮带上绑着一个墨水瓶。在他的本子里,抄满了对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的分析和《小夜曲》的乐谱。

从1939 年到1949 年,他先后工作于抗大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中南军政大学文工团。曾任戏剧队长、副协理员。扮演过杨白劳、鲁大海;导演过《白毛女》、《血泪仇》;创作过歌剧《为谁打天下》,话剧《立功平安无事》,并在《钢骨铁筋》的创作中任执笔(解放后由成荫改编为《钢铁战士》并搬上银幕,荣获1951年捷克卡罗维·发利第六届电影节国际和平奖)。

在战争中学习和从事文艺工作,使得武兆堤具有这样几种品格:武兆堤

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广泛的实践精神,革命的功利主义和自觉、刻苦的学习精神。在他投身革命的精神中,有着强烈的对于正义与英雄主义的敬仰和追求,而革命战争也正是以这样的东西满足着和进一步熏陶了他。这种追求与给予的一致,为武兆堤确立了以后在创作中长期锲而不舍的主题。在他的艺术观念中,英雄主义的崇高无疑是美的最高形式。

《钢筋铁骨》的创作激情,就来自于他亲身经历过的一次悲壮事件。每天都有流血牺牲,每天也都有感受和积累。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作品《平原游击》

1949年11月,武兆堤根据组织的安排,调到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跨入了电影行列。到剧本创作所之后的几年,是他创作生涯中贫瘠的荒年,他必须越过进入一种新的更加复杂的艺术领域的艰苦探索之桥,这常常使他陷入焦躁和苦闷。几年中他的产品仅仅是根据柳青小说《铜墙铁壁》改编的剧本《沙家店粮站》。这时,他接受了这样一种看法--为了在电影文学创作中取得成就,应当另辟蹊径,暂时换一个更有利于全面认识电影表现手段的角度去尝试一下。武兆堤

1953年他转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了导演。谁知,这条"蹊径"竟成了他以后的专职,而电影文学创作却成了第二职业。他作电影导演的第一个实践,是在《无穷的潜力》中任副导演。第二年,1955年他和苏里联合导演了在观众中风靡一时的《平原游击队》。他和苏里是一对老搭档,从1939年就在同一个文工团工作,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和气质,都经历过冀中敌后游击战争,对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感情都很能理解。这是两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弥补了原剧本以情节制胜、刻画人物不足的弱点。就武兆堤来说,他通过这部作品继承了自己的英雄主义主题。这一年的秋天,他被调到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第一次较有系统地学习了电影艺术理论。他认为,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解决了对于艺术冲突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扬弃了已往在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简单而外在的认识,这无疑是他通向艺术天地的一个飞跃。

1956年,他毕业后独立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是《地下尖兵》。他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并不指望获得艺术上的成功,而是出于另外两种考虑:首先,他要通过紧张的情节和悬念来掌握镜头规律;其次,他想通过这类较容易胜任的影片增强他成功的信心。这期间他经常到剪接台上去"拉胶片",分析了许多优秀的中外影片。《地下尖兵》远非导演的满意之作,但却使他进一步掌握了蒙太奇规律及其各种可能性,以及其他一些导演基本功。

1958年是武兆堤和许多导演的"丰产年",他导演了《工地青年》、《并肩前进》、《红领巾的故事》。这三部影片在银幕上留下的印象同他们的创作周期同样短暂,没有丰满的人物,没有深刻的哲理,甚至没有什么有趣的情节,艺术表现平淡苍白。这几部影片和这一时期摄制的其他一大批同类影片作为一种文艺现象,是当时要求文艺直接简单地配合政治任务,违反文艺创作规律的表现。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遗憾,更是我整个文化工作的教训。武兆堤为自己树立的艺术目标是内在的冲突与高度的情感。他在一部作品中主动自觉地沿着这个方向探索,是以1959 年创作并导演的《冰上姐妹》为起点的。这部影片的主题--集体主义,同英雄主义主题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影片的人物关系又提供了可以展示美好感情和内在心灵冲突的广阔天地,使得导演的探索游刃有余。

在影片中武兆堤探索了深入当代年轻人的内心而又波及社会的道德原则。影片中最高尚的人和最狭隘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处在欢乐、苦恼等等内心冲突的波澜中,每个人物都根据内心冲突的结果来决定行动。作品还展示了导功演在观察与表现细腻多变的人情方面的能力与信心。他在各种人物关系中突出了丁淑平与余力萍之间的冲突,正是这种冲突,在所有关系中最内向,最复杂,最富于道德的探索价值。影片使导演获得了新的成功,被列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他在这部影片之后,1961 年摄制了《七天七夜》,这部影片再次表现了英雄主义主题,但由于艺术上缺少突破精神,反响不大。

1964年,他又雄心勃勃地投身于新的创作。他同毛烽合作,将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为《英雄儿女》。他选择这篇小说搬上银幕,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他有过一年多朝鲜战场的生活,有很多感受,这些感受迟早要涌流出来;二,在那场残酷悲壮的战争中发生的这个充满人性之光的故事,强烈地吸引着他去沿着英雄主义的主题对艺术去进行探索。崇高的英雄主义和深挚、善良的人性,被导演在影片中融于一体。影片在原著提供的人物关系中强调了王成这条线索,整个风格也从默默感人转换成了外溢的强烈情绪感染。

武兆堤人物作品
标签:武兆堤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