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谷

位置:首页 > 人文素养 > 美文阅读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忽略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促进其传承和发扬,那么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1

1、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了解其价值和意义的第一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观博物馆、听取讲座等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参与相关活动

参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参加京剧表演、书法展览或者民间艺术节等等。这些活动能够让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并且还能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
  

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您已经掌握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那么您可以选择将这些知识传承给下一代。例如:教授孩子们弹奏古琴、写毛笔字或者学习民间舞蹈等等。这不仅有助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创新与传统相结合

创新与传统相结合也是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例如:将古代诗词改编成流行歌曲、将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等等。这样做既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让其更加生动有趣。

5、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和社会团体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例如:举办相关活动、资助相关机构、设立奖项鼓励优秀表现等等。这样做可以为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资源。

总之,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学习、参与、传承、创新和政策制定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2

1、继承与弘扬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续性的文明。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的这种连续性之所以成为可能,除了各种其他因素之外,中华民族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始终是一个重要原因。自觉地继承、传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连续性发展的根本条件。

孔子注重“述而不作”,述是复述,也是传承,述是早期古代文化积累发展的主要方式。没有“述”文化的成果就不能保留和传承,孔子以后儒家对六经的不断解释和自觉传承对中华文化的久远传承发挥了根本性的示范和作用。

唐代的韩愈曾写下著名的《原道》,原道的道就是中华文明及其核心价值,强调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要坚持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宋代以后,“学绝道丧”成为儒学的根本忧患,主张要把文化和价值的传承作为第一要务。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 第2张
  

2、挖掘与阐发

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还涉及挖掘和阐发。我们今天一般所说的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是指古代流传下来、体现为文字的经典文本,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观念、经典语句、思想主张、文化命题。

继承是就既定的遗产之承接而言,一般多理解为自然性的,这里的自然是与自觉推动相对的。汲取与自然地继承有所不同,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古代的继承多是自然历史过程,今天我们倡导继承,更多是自觉、积极、主动的文化实践。可以说,真正的继承并不是自然地可以完成的,需要认真地对对象加以汲取。

汲取本身是能动的,汲取的过程也是升华的过程,使一切现成的文本形式和内容升华为我们可以利用的当代价值。汲取即是努力地予以吸收,汲取又联系着挖掘和阐释。古代文化中的一个语句或命题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值得汲取,都往往需要经过挖掘和阐释。

有的时候,语句的意义不直接明朗,需要经过人的解释和阐明,才能赋予、开显其现代人觉得重要的价值含义,如天人合一。近代以来的许多批判性解释往往是把古代文化的资源歪曲了,或封闭了。

我们所提倡的挖掘和阐发就是去除那些望文生义的曲解,并使之向当代文化开放。深入挖掘既指要在古代浩瀚的书卷中寻觅出有价值的文本语料,也指对相对熟悉的历史资料的当代意义的深入理解。

3、协调与适应

习提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就表示,在文化传习的实践中必须与今天现实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古代文化的许多原则、精神是值得继承的,但其方法方式须结合现时代加以改变,以适应当代社会。如古代重视孝敬父母,其原则和精神应该继承,但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要和当代社会生活相适应。

又如古代文化强调个人道德,而没有发展出一套适合现代公共生活的准则体系,这就需要把古代的个人道德修养和遵守当代社会的公德协调起来。又如古代文化重视以德治国,这一原则在现代社会仍有意义,但必须与现代社会依法治国的要求结合起来。再如中国古代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这与现代民主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但古代的以民为本的价值观也需要在现代社会落实、转进为一套民主制度的建设和社会意识。

所以,当代文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制度、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传统文化需要与之协调适应,才能为今天的社会服务。现代社会的生产及消费在主导性质上主要是工商社会,传统文化如何在工商社会、在商业化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都需要从协调和适应这个角度去处理。

但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除了协调和适应的一面,还有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规范引导的一面;不能仅仅理解为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靠拢,要传统文化无条件地与现代社会的一切妥协,以至于对现代社会的弊病视而不见。也就是说,还要注重在现代社会文化环境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

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倾向、当代文化的商业化、现代价值的个体化,都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一起来加以矫正。所以,我们说传统文化仍有现代价值,正是指传统文化的`传习有助于矫治当代社会的弊病,促进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4、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和发展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说“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就是指明,任何对历史遗产和传统的继承,都是在当代的条件下的一种活动,而与当代的事变无可摆脱地汇合为一体,从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当今之变来从事继承的活动。

因而,这种继承不能不包含着改造、转化、发展、创新。当然,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这种发展转化的程度不同。而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继承,是从自然到自觉,自觉推动文化继承向着我们的理想方向发展、转化、创新。从前一个时期我们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其实,古为今用就是文化传承要注重当代的需要,结合当代的视界;

推陈出新并不是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而是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向谋求新的发展。我们的古人常说承先启后,承先就是继承,启后不仅是把承接的东西延续到后世,还要有新的发展新的开启。

古人常说的“继往开来”也是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更好的表达应当是“承陈出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以继承为基础。这样所了解的“传承创新”或“传承发展”,才能辩证地处理继承问题上的各种关系。

对“创造性转化”有一种理解:“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其实,不能笼统地说创造性转化在表现形式上完全弃旧图新,不能笼统说在文本的表现形式上要改造旧形式。

因为在文化传承中很多都是“旧瓶装新酒”,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文字语句的形式是可以传承的,但可赋予新的意义内涵、新的理解。对于“创新性发展”,也有一种理解:“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如果说在创造性转化的问题上不必特别强调形式的更新,而在这里恰恰应该提到形式的创新。创新性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创新普及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所以应该加一句“发展其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两创”的实践领域非常广泛。从实践来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导的方向是现实问题的解决。“两创”的研究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两创”的实践更多指向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回应时代的需求挑战,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精神财富;使“两创”的成果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

标签: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