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谷

位置:首页 > 人文素养 > 心理健康

需求的基本概念

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愿望和能力或需要的东西

需求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中,“需求”常用于表达消费者对于具体某种商品的使用程度,包括是否会购买、购买数量、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等等。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这就告诉我们,经济知识中的需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愿意,即购买的意愿;二是能够,即购买的能力。举个例子,一个普通家庭想在北京一环买一套四合院,有意愿却无能力购买,无法构成需求;冬天有钱却不想买荔枝吃,有能力却无意愿购买,也无法构成需求。刚发了工资想去吃一顿小吃,既有能力也有意愿,这才是需求。

需求的基本概念
  

需求弹性

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影响因

1、商品的价格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越高,商品需求量越小;反之,需求量越大。比如,商品打折时,需求量很大程度上会上升。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商品需求会增加。反之,商品需求则会减少。比如,原本每月收入10000元,每月买包10个。现在每月收入5000元,每月买包仅2个。

3、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可互相替代,均能满足某种需要。当替代品价格上升时,该商品需求上升;反之替代品价格下降时,该商品需求下降;比如,汽油和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当汽油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普遍选择增加购买天然气,即对天然气的需求会上升,反之亦然。

互补品:两种商品之间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满足同一种需求。当互补品价格下降,该商品需求上升;反之互补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下降。比如,网球拍和网球互为互补品,当网球价格上升时,买球的人少了,导致买球拍的'人也会减少,即对网球和网球拍的需求都会下降,反之亦然。

4、消费者的偏好

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加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比如,某女士怀孕更喜欢吃酸的食品,较未怀孕之前对酸食的需求会增加。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未来商品价格会上升,对该商品的需求会普遍上升;预期未来价格会下降,需求会下降。比如,大家普遍认为大促的商品价格会下降,因此在大促之前对商品的需求会下降,等大促再买。

需要和需求:是个体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缺些什么叫需求,它既包括生理的方面,也包括社会的方面。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映象,一种主观意识。

需求的价格弹性

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的基本概念2

一、你觉得呢,需求是什么?

等同于“需要、要求”吗?“用户需求”、“市场需求”、“需求文档”中的每一个“需求”又都是什么含义?

如果你也抱有疑问,那就让我们再从头开始,审视“需求”。

二、“需求”的初期使用

正如我们要了解用户,我们就需要了解“场景”。想要了解一个词,我们也必须了解这个词的使用场景。使用场景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着,那我们不妨从基础的使用开始思考。

在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兴起之前,“需求”这次词汇就已经在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通常和“供给”一同出现。

而经济学也赋予了“需求”一个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那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推理出:

需求的基本概念 第2张
  

需求产生的重要条件是“用户愿意且能够”

“能够”不用过多解释。比如,用户想买小浣熊干脆面,但是这个超市竟然没有,这就是“不能够”;比如安卓用户想使用你的产品,但是你没有安卓版本。

那什么是愿意呢?

“愿意”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做某件事的动机”,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很好地理解“动机”: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所引导的,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这个句式有些拗口,拆解一下会容易理解:

动机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会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同时,动机是有目标,这个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心理学上认为,产生动机的基础是“需要”(这里指的是心理学中所定义的“需要”)。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会引领人们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或对象。一旦找到某个目标或对象,需要就转化为了动机。

我们再来看一下心理学中的“需要”是什么:需要,是人们身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表现在人们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追求,并成为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心理的和生理上的不平衡。

生理需要比如食物、水、空气、睡眠;心理需要比如归属感、爱、尊重等等。所以按心理学来讲,马斯洛的理论,其实更应该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

至此,让我们将以上内容再正向梳理一下,可以认为这就是一个“需求产生的模型”:让我们以一个用户场景下的心路历程来进行模拟。

标签: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