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谷

位置:首页 > 人文素养 > 职场技巧

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是关键

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是关键,我国精神病患者的基数大,医务人员不足,服务实施不齐全,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我国精神病患者康复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在分享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是关键。

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是关键1

一、精神康复的宗旨与目的

康复是指伤残者在他人帮助下调整其伤残所带来的限制,部分或全部恢复失去的技能。康复(医学)是涉及到物理学、医疗体育、矫形学、心理学、护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一门新兴学科。

而精神康复,应是通过医学和精神以及社会的综合作用,使精神疾病患者病后受损害的心理和躯体部分(包括精神残疾、躯体残疾)得到尽可能好的恢复,使其工作、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尽可能好的水平。

二、精神康复工作形势严峻

1、发病率上升快。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竞争加剧,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压力加大、各种紧张因素大大增多,使发病率不断上升.患精神疾病人数也迅速增加。

解放初期精神病患病率仅为0.5‰,目前已达到12.69‰。据预测,二十一世纪的精神病患病率还会有显著增长。精神病人增多,致残率高,对社会、家庭危害大.使精神病康复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明显突出。

2、致残率高。

虽然药物治疗对精神疾病显示出明显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出现较高的精神病致残率。许多精神疾患可造成精神缺损甚至衰退,并导致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减退与丧失。精神疾病致残的.病人有: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等。

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最大,还可因精神障碍致残而引发自伤、他伤。为了尽可能降低精神病致残率,除了尽早采取正规、科学、系统的治疗外,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机构和网络。

3、危害性大。

大量的精神病人增加了医疗卫生部门的压力,耗掉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国家卫生经费支出,同时会影响社会安定,如肇事、肇祸、威胁公共安全等等。据资料显示有上述肇事等行为的要占精神病人的10%以上。精神病人还可以对家庭造成很大影响,扰乱家庭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带来困难。

病人的工作能力下降,社会地位降低,遭受社会歧视。改变以上这些隋况,需要积极开展精7十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精神病致残,修复人力资源,造福于家庭和社会。

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是关键
  

三、精神康复的作用

精神康复的目标就是使患者回归社会,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重新得到安置。康复的过程就是一个适应和再适应的过程。康复过程应包括住院康复和社会康复。(包括家庭康复)。病房是康复过程的起点。病人在得到各种检查治疗控制疾病后,再通过心理支持和多种技能训练为今后回归社会打下基础.此为住院康复的过程。

我国部分地区己实行的社会康复组织,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模式和农村模式,建立了以家庭为主体的对精神病人进行治疗、康复、预防、管理的综合性治疗的四级防治网,在实际工作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较大的社会效益。

最近,《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的出台和具体试点工作的开展都显示出精神康复工作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并己着手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精神康复和精神卫生工作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将出现。

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是关键2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的康复工作十分繁重,精神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家庭生活幸福的严重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我国精神病患者,居世界首位,精神疾病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也就是说每十三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位患有一定的精神性疾病,这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因此,精神病患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工作成为必要解决的问题。

2、社区康复护理现状

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和家庭为背景,通过调动社区相关部门、人员、残疾人员及家庭成员等社区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康复对象提供康复护理服务。采取针对性的药物、心理、工疗、护理等综合性社区干预与康复措施,并且对患者家属的疾病知识增加,减轻其照料负担等。

但是还存在几点问题:①我国尚无精神卫生立法,对精神病人的管理无法可依,经费缺乏;②由于误解、岐视、偏见依然存在,精神障碍患者难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甚至被关锁和禁锢;③精神保健工作力量不足,医务人员缺乏;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程度不够。

精神康复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是关键 第2张
  

社区护理的可行性

人口机构变化

由于人们的平均寿命日益增加,老年人的精神疾病的人数也日益增多。据英国精神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理健康问题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

家庭结构变化

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问题儿童、青少年人格障碍增多,儿童及青少年受到发育、情感、行为和学业问题的困扰。

医疗费用的增多

而精神病是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就医,这与人们收入的增加不成比例。发展社区护理可以避免病人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

经济社会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带来一些不利于健康的问题:①人口大量流动,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和健康管理方面的问题;②人的价值观念变化,即提高生活质量和怎样健康长寿是我国百姓最关心的问题;③学习就业竞争激烈,造成精神分裂症、神经症、酒精滥用、自杀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阻碍社区护理的因素

管理及经费问题

我国卫生部近几年提到了发展社区护理,但是从机构的管理到经费的预算上,却很少倾向于社区护理发展,更不用说社区精神护理。

从政策上,尽管卫生部颁发了有关发展社区护理的文件,但尚无具体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计划;从经费上,迄今为止,在我国的城市,由于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无章可循,缺乏权威性,一些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在医院治疗护理能报销,但接受社区护理不能报销,所以只有放弃社区护理这种经济的.康复途径。

精神卫生认识不足

人们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长期存在着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将各种精神疾患的人看作是令人厌恶的疯子,将他们当做异类,故许多精神病患者家庭讳疾忌医,唯恐家丑外扬,丢了全家人的脸面,这给社区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及康复护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从而制约了 社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社会的信任及了解不足

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了解程度大部分还停留在打针发药的概念上,人们通常将疾病的康复归结于医生,护士仍是医生的附属品,对于护士的价值不能真正理解,尤其对于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因此患者的从护性低。

社区护理人才缺乏

由于政府的不重视,缺乏有关培养社区护士的规定和指导社区护理意向不明显,影响了有关单位对社区护理人才的 培养;其次,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教育较为薄弱,再者是工作辛苦,待遇低,与所承担的精神康复护理不相适应。

标签:康复 对策